河北省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
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網截圖。
人民網石家莊3月18日電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到2025年,河北省形成全域、常態、立體化的空地一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體系,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室內外科學實(試)驗取得重要成果,業務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綜合防范安全風險能力穩步增強,年均人工增雨(雪)能力達到33億噸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穩定在800萬畝以上,人工影響天氣業務和服務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到2035年,河北省人工影響天氣總體實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意見》提出,各地要明確任務,扎實做好重點領域服務保障,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實施,突出河北省需求,加大空地一體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度,充分發揮其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生態修復與保護、災害防御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強化農業防災減災服務??茖W調整抗旱、防雹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布局,大力支持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助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河北省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重點,圍繞干旱、冰雹等主要災害,編制人工增雨抗旱和防雹服務作戰圖。加強中南部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和果品、蔬菜等特色優勢經濟作物生長關鍵時節的災害動態監測,建立干旱區、冰雹帶區域聯合聯防作業服務模式。農業農村和氣象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加大省、市指揮調度和基層作業力度,促進糧食穩產增收。
促進京津冀生態保護和修復。以太行山燕山生態涵養區、壩上高原生態防護區及低平原生態保護和修復區為重點,開展常態化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因地制宜制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工作計劃,加強統籌協調和區域合作,共同提升首都水源涵養區、雄安新區及白洋淀流域、衡水湖濕地等水功能涵養和水生態修復區人工影響天氣保障能力。加強上下協調、部門聯動,加大區域作業力度,有效發揮人工影響天氣在“三北”防護林、防風固沙、濕地保護等方面的作用。
保障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以全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區范圍為主要區域,加強農作物生長需水、旱作雨養區域自然降水以及城市用水等特點和規律的研究,適當調整作業布局,加大空中云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強化非常規水利用。針對主要農作物發育期關鍵時節,提前研判預測,集中開展增雨作業,節約灌溉用水。在平原地區,加大夏季對流天氣增雨作業力度,有效增加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及時研判汛期天氣形勢,科學開展水庫蓄水、河湖補水增雨作業,有效增加地下水。
做好重大應急保障服務。有關部門加強應急會商,共享災害風險、災情、災害預測信息,完善不同地域應對森林草原火災火險、異常高溫干旱等事件的人工影響天氣應急工作機制,及時啟動針對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根據重大活動需要,發揮地理區位和省市業務優勢,建立人工影響天氣試驗、演練和聯動工作機制,保障重大活動順利開展。
意見同時對穩步提升云水資源監測和人工影響天氣基礎業務能力、切實增強科技實力、切實提升安全作業能力等提出了要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