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啊你,咱們來日方長
人們說,凡是到過的地方,都會成為你性格的一部分,或驕傲放縱、或謙卑尊遜,這些都會進入我們的身體,進入我們的心,然后在光陰的催促下改變我們對這個地方的看法,就像我對這座被藏在深山里的小城……
你,偷偷“窩藏”了傳奇故事
云層厚重的掛在天上,飛快行駛在國道線上的車子和云層中擠出來的陽光捉迷藏,迎著斑駁的光線,從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然烏湖開啟一段新的路程,心兒像纏在山腰上的杜鵑花,開得放肆且嬌艷。
從然烏湖一路開往縣城,陽光肆意地穿透車窗,一路奔波的人在搖搖晃晃中昏昏欲睡。在縣城的邊界,車頂上倏然飛旋來一只雄鷹,有人激動的叫喊著,但它飛快地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空留一個個剛掏出的相機、手機遺憾的貼著車窗玻璃邊,也許是它不愿被定格在某個畫面里,但也可能是想讓我們留下些許遺憾,期待著下次的相遇。
怒江兩岸的風熾烈地吹刮著臉頰,像是在提醒我們千萬別忘記那些被藏在深山峽谷里的英雄好漢。多拉神山上散落的石頭,更像是在示意我們一定要記得附著在這些石堆上的傳奇故事。正如這里的百姓每日祈禱,也許是想喚醒沉睡在這座神山上的神靈,祈求風調雨順、萬事皆安。
你,悄悄“藏匿”了天上人間
翻過紅拉山,一步步逼近鹽井,到達這所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上百年的葡萄樹、核桃樹里一定都住著會講故事的精靈,用風兒吹過樹葉的聲響悄悄把故事講給我們聽。走進鹽井天主教堂,所有人都被它的稀有獨特所吸引,這個地方其實我來過很多次,但是每次來都覺得奇妙,奇妙在于酥油茶和紅酒的交相輝映,天主教和藏傳佛教的和睦共存。
圖為瀾滄江兩岸的千年古鹽田 航拍:陳衛國
在這里,其實美好的不是天主教堂,而是籠罩在這個村子、這個鎮子里的情調和氛圍,折射出當地百姓獨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沉淀。
圖為鹽井天主教堂主樓 攝影:陳衛國
格薩爾王的傳奇故事,回蕩在瀾滄江的兩岸,鹽井千年古鹽田里的每一粒鹽都是老百姓對生活的希望,鹽民肩上的扁擔,挑起的不僅僅是生活的重擔,更是1300多年來積淀起來的文化遺產。
“我們一點也不覺得苦,因為我們守護的是天上人間?!比ツ?,一位普通的村干部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水深流慢,風動山靜,這兒的天上人間一定可以成全這些鹽民的淡然時光,變得溫和又安靜。
你,默默“守護”著千古將門
車子行駛到一線天峽谷時,天空中就鋪滿了灰蒙蒙的云霧,看不到一點光的樣子,黝黝看得出些許光,好像所有人的哀愁都被蘊藏在那里。在纏綿曖昧的細雨中,與一個含蓄地講著故事的小城——洛隆縣相遇。
碩督鎮、古城墻、清代漢墓群、碩督寺……都在低沉的氣壓中保持著自己的冷傲,深睡于這里的清代將士們,你們守護的這片土地,如今正如你們所想、所愿一樣,平安、吉祥、安寧、和諧。姻緣樹、團結樹,如今的你每每看到在你面前祈福、許愿的人們,一定很欣慰吧。
圖為昌都解放紀念碑 攝影:雪域大俠
昌都,認識你的第五年,你早已進入我的魂魄
你,是座普通的小城
滿眼都是一眼可以望到頭的路
我也會庸俗從眾而行
你,也是座神奇的小城
能讓我安心入俗
坦然接受你的柴米油鹽
于是我心甘情愿
一頭扎入這個遙遠的小城
所以
你啊你
咱們來日方長
?。ㄖ袊鞑鼐W 文/任月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昌都藏醫院完成首例經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
近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藏醫院外科在天津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醫生的帶領下,在消化科、麻醉科、手術室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了昌都市藏醫院建院歷史上第一例直腸癌Miles根治術,填補了該院歷史空白。 [詳細] -
我要去西藏(七):情系昌都
值此西南軍區十八軍勝利進藏70周年暨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之際,我與耄耋之年的母親懷著對進藏英雄們無比崇敬的心情撰寫此文,深切緬懷那些為了西藏的解放。[詳細] -
西藏昌都:提升應急能力 氣象局到蟲草采挖點宣傳避險知識
為著力提升基層應急能力,在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氣象局于5月8日派出科普宣傳小組,奔波1000多公里,深入洛隆縣臘久鄉、邊壩縣拉孜鄉的蟲草采挖點,開展蟲草采挖期防災減災知識科普宣傳。[詳細]